立冬后人體容易干燥缺水,眼睛也不例外,空氣干燥稀薄,光線穿透力強,眼睛更容易干澀疼痛。那么立冬后該如何保護眼睛呢?
冬季護眼有妙招
1、閉目休息
每看1小時書或者工作1小時之后一定要休息10分鐘,看看遠處,要知道,過度的用眼也會導致眼睛感覺很干澀。
2、冷熱交替敷眼法
先溫水敷,然后用冷水敷,再用溫水敷,中間可以交替幾次,總之是用溫水開始、溫水結束。這樣不僅刺激眼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也增大了眼部的血液供應量,從而使視疲勞狀況得到改善。
3、用熱飲溫暖雙眼
在飲用熱飲的時候,杯里會有水蒸氣出現(xiàn),可以把水杯放在下巴的下方,對著杯口吹上一口氣,讓蒸氣散發(fā)到眼睛周圍,會讓眼睛補充到一定的水分,如果加入決明子或者枸杞等明目藥材效果會更好。
4、抵御冬季紫外線
夏季紫外線強,很多朋友會注意防護。事實上,秋冬季節(jié)紫外線一點也不會比夏季弱。尤其是下雪后,雪地對紫外線吸收少、反射較強,強烈的紫外線射入眼睛后,經過6~8小時的潛伏期,眼睛會出現(xiàn)嚴重的畏光、流淚、異物感,眼睛不能睜開,有強烈的燒灼感,醫(yī)學上稱之為雪盲,所以長時間雪地工作別忘了戴上偏光太陽鏡。
三種情況需警惕
迎風流淚--當心淚道炎癥
冬季天冷風大,眼睛受到冷風刺激,淚腺分泌能力增強,淚小管周圍肌肉因為遇冷收縮,便會出現(xiàn)“迎風流淚”現(xiàn)象。若鼻淚管是暢通的,則可能是患了沙眼或是慢性結膜炎,遇冷風、受刺激,眼睛都會流淚。
眼睛干澀——小心惹上“干眼癥”
冬季比較干燥,淚液蒸發(fā)較多,加上戶外活動減少,上班對著屏幕時間過長,很容易出現(xiàn)眼睛發(fā)干、發(fā)澀等癥狀。
眼脹嘔吐——警惕青光眼
冬季氣溫低,寒冷的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短時間內人的眼壓會急劇升高,極易誘發(fā)青光眼。如出現(xiàn)頭痛、眼睛脹痛、視力下降,同時伴有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休息或睡覺后癥狀有所緩解或消失。若出現(xiàn)這些癥狀,不要簡單認為感冒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特定人員需警惕
老年人群
冬季風大塵多,老年人的眼球結構很脆弱,青光眼、白內障等疾病很容易“盯”上老年人,老年人外出應戴上墨鏡,平時需要特別養(yǎng)護雙眼。
糖尿病患者
秋冬季節(jié),多數(shù)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較大,糖代謝紊亂,容易導致糖尿病性視網(wǎng)膜的病變、白內障、青光眼等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只要發(fā)現(xiàn)眼睛不舒服,就要及時到醫(yī)院檢查,做好眼部的保健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