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來,很多朋友都開始注重身體的保養(yǎng)。但還是由于健康知識的缺乏,再加上盲目跟風,漸漸走入了健康誤區(qū),甚至犯下了許多健康大忌。
誤區(qū)一、眼干就滴眼藥水
眼藥水可是眼科界的“寵兒”,不少人稍稍有個眼干、眼澀、疲勞立刻滴一滴,少不得爽歪歪。
然而每個人的眼睛問題各不相同,跟風搶到的眼藥水不僅會干擾正常淚液膜的產(chǎn)生和功效,造成眼表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傷害,誘發(fā)或加重干眼癥狀,甚至導致激素性青光眼或激素性白內(nèi)障。
廈門眼科中心的醫(yī)生建議:眼藥水使用要嚴格按照醫(yī)囑,沒必要過分迷信國外眼藥水。另外,眼睛疲勞,干澀, 的選擇是人工淚液。
二、牙簽剔牙
吃東西后塞牙了,第一反應就是拿根牙簽剔剔牙?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習慣。
用牙簽剔牙,容易戳傷壓根牙齦,長期使用還容易曹植牙齦退縮等。
建議:選擇飯后漱口、刷牙,或者正確使用牙線,都可以在盡量不傷害牙齒牙齦的情況下對口腔進行清理。
三、棉簽掏耳朵
耳朵癢的時候,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棉簽來掏。
其實,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質(zhì),能夠起到殺菌、保護耳道的功能。另外,耳朵還有自我清潔能力,耳垢在我們在跑動、跳躍、說話、打呵欠時會自動排出體外。而使用棉簽,甚至其他東西挖耳朵。不僅會把耳垢推入耳朵深處,還會造成聽力下降,甚至損壞耳膜。
建議:頂多在淋浴時用溫水與肥皂稍微清一下耳朵,再使用毛巾將水分細心地吸出即可。
四、用力擤鼻涕
鼻子是一個24小時開放的器官,它不僅管理著人體的嗅覺功能,也是呼吸通暢的第一道關卡。
生活中,過于用力地擤鼻涕會增加鼻竇感染風險,因為擤鼻涕時,鼻腔壓力會突然提高,有可能將鼻涕逼到鼻竇里(鼻竇就是鼻子里的空腔),引起鼻竇炎。
建議:輕輕地呼氣,一點一點把臟東西給排擠出來。每次只清理一個鼻孔,可以有效減少擤鼻涕時造成的壓力。
五、愛咬手指甲
幼兒都有咬東西的問題,但有些孩子會持續(xù)這樣的習慣,直到長大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習慣咬指甲,就等于為細菌敞開了大門。另外,咬指甲時可能咬破皮膚,導致甲床炎等炎癥。長期如此還會帶來牙齒或牙齦問題。
建議:首先是要制止,然后就是學會分散注意力,去做其他的事情。
六、弄響手指關節(jié)
生活中,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往往有用手壓手指的習慣。
“卡卡響”其實指關節(jié)發(fā)出的聲音實際上是指骨間的液體繞著指節(jié)流動的聲音;如果你總是在做,會把指關節(jié)的筋拉松、拉壞,結果可能失去關節(jié)的功能,或?qū)е玛P節(jié)炎。
建議:鍛煉關節(jié)還有更安全的方法,比如沒事兒多練習快速握拳彎手指的動作,這對于長期打電腦的人鍛煉手指有好處,拉手指的動作就 不要做了。